微课设计大赛作品-唐诗宋词组-003《一剪梅》-澳门人威尼斯3966人文澳门人威尼斯3966


澳门人威尼斯3966(中国)官方网站

作品展区

当前位置: 首页 -- 人文安科 -- 作品展区 -- 正文
微课设计大赛作品-唐诗宋词组-003《一剪梅》
          发布时间:2022-03-23        作者:曾雅馨        浏览:

 

  大河百代,众浪齐奔,淘尽万古英雄汉;

词苑千载,群芳竞秀,盛开一只女儿花.

——《一剪梅》教学设计

【教学对象分析】

学生在教材中已经学习了很多李清照的词,如《如梦令》、《醉花阴》、《声声慢》等作品,有能在丰富多彩、生动有趣的课堂活动中感知语言、习得语言的能力。学生思维较活跃,应进一步加强学生对中国传统古诗词的了解,培养学生的情操。

教材分析

《一剪梅》是李清照前期思念丈夫“别愁”的词,体现了李清照夫妻感情的极其深厚、真挚,作者大胆讴歌自己的爱情,毫不扭捏,和一般的单纯思夫或怨其不返,大异其趣。

教学目标

1、 认知目标

体会作者生平遭遇与文学创作的密切关系

2、 技能目标

感受意象美和意境美,把握李清照词深婉细腻的艺术风格,培养学生诗词鉴赏能力。

3、 情感目标

让学生感受古典诗词的魅力,感受女词人委婉含蓄的精神世界,感受其词作婉约清秀、情味真切,语言清新自然的风格。培养学生再造意境的思维能力,提高审美情趣

教学重难点  

1、深入研读诗歌,品味意象丰富内涵、感知意境,体会词人别样愁情。

2、运用诗词鉴赏基本技巧,准确把握古典诗词中作者的情感,感受李清照孤高的灵魂。

教学方法

1、 诵读感悟法:诵读是教诗歌教学的重要手段,书读百遍,其义自现,引导学生学会读诗,渗透对学生诗歌朗诵的指导。

2、 合作探究法:引导学生进行合作讨论,分析词作技巧,体会作者的情感。自主方能提现个性解读,合作弥补个性的不足。

3、 情感体验法:引导学生品味,赏析诗词语言,重点抓住情感意味浓的字词句进行分析,体会作者在创作中是如何建立语言和情感联系的,把握词作中情景交融的艺术特色,提高诗词鉴赏能力

4、 比较阅读法:通过比较词人前后期的词,感受不同的人生际遇给词人词风造成的巨大影响,深入体会词人“愁”的深刻内涵。

教学媒体】多媒体课件

教学课时300s-600s

教学步骤

一、课前预习

熟读《一剪梅》,回顾李清照的生平事迹。

二、导入设计:(多媒体出示李清照画像及其词园对联,请同学猜是谁?)

 词采秀干秋,看风雅流传,才情自古无男女;

 生年交两宋,究悲欢转换, 命运从来系国家。

    没错,她就是李清照。宋代女词人,婉约派代表,有“千古第一才女”之称。在古代男权社会,她凭自己的才情在南宋词坛竖起一面鲜明的旗帜,她的词作令多少文人雅士折服。

黄升《花庵词选》中题作别愁, 以灵巧之笔抒写眷眷之情——析李清照的《一剪梅》

接下来,让我们一起走进李清照,去体会她词中的感情吧!

 

三、知人论世一一畅所欲言话清照

知人:李清照(1084年3月13日-1155年) ,号易安居士,宋齐州章丘(今山东济南章丘西北)人,居济南。  宋代女词人,婉约派代表,有“千古第一才女”之称。

所作词以南渡为界,前期多写其闺中生活,风格婉转轻快,在经历了亡国丧夫之痛后,后期词作常悲叹身世,情调感伤凄凉。后人有《漱玉词》辑本。

李清照工诗善文,更擅长词。李清照词,人称“易安词”、“漱玉词”,以其号与集而得名。其词据今人所辑约有45首,另存疑10余首。她的《漱玉词》既男性亦为之惊叹。

 

论事:元代伊世珍《琅嬛记》卷中载:“易安结缡(lí,古代妇女出嫁时所系的佩巾)未久,明诚即负笈(jí,书箱)远游。易安殊(很、特别)不忍别,觅锦帕书《一剪梅》词以送之。”从这里看,这首词是一首闺情词,主要表达的就是妻子对丈夫的思念。

 

四、深情吟诵

    一位学生范读,教师点拨断句,从而体现出音韵美。

红藕/香残/玉簟/秋,轻解/罗裳,独上/兰舟。 
云中/谁寄/锦书/来?雁字/回时,月满/西楼。         
花自/飘零/水/自流,一种/相思,两处/闲愁。         
此情/无计/可/消除,才下/眉头,却上/心头。

 

五、诗词赏析

  【注释】

①“,古人穿的下衣。也泛指衣服。

玉簟:音diàn,光华如玉的精美竹席。

雁字:指雁群飞时排成形。相传雁能传书。

【词牌】

一剪梅亦称“腊梅香”。得名于周邦彦词中的“一剪梅花万样娇”。双调六十字,前

句用平韵,一韵到底。八个四字句一般都用对仗。有一体只须前后阕的一、三、六句用韵。

【译文】
荷已残,香已消,冷滑如玉的竹席,透出深深的凉秋,轻轻脱换下薄纱罗裙,独自泛一叶兰舟。仰头凝望远天,那白云舒卷处,谁会将锦书寄来?正是雁群排成“人”字,一行行南归时候,月光皎洁浸人,洒满这西边独倚的亭楼。

花,自在地飘零,水,自在地漂流,一种离别的相思,你与我,牵动起两处的闲愁。啊,无法排除的是——这相思,这离愁,刚从微蹙的眉间消失,又隐隐缠绕上了心头。

 

【赏析】
这首词在黄升《花庵词选》中题作“别愁”,是赵明诚出外求学后,李清照抒写她思念丈夫的心情的。李清照和赵明诚结婚后,夫妻感情甚好,家庭生活充满了学术和艺术的气氛,十分美满。所以,两人一经离别,两地相思,这是不难理解的。特别是李清照对赵明诚更为仰慕钟情,在她的许多词作中都有所流露。这首词就是作者以灵巧之笔抒写她的思夫之情的,它反映出初婚少妇沉溺在情海之中的纯洁心灵。
词的开头是:红藕香残玉簟秋。写出时间是在一个荷花凋谢、竹席嫌凉的秋天。“红藕”,即红色荷花。“玉簟”,是精美的竹席。这一句涵义极其丰富,它不仅点明了时节,指出就是这样一个萧疏秋意引起了作者的离情别绪,显示出全词的倾向性。而且渲染了环境气氛,对作者的孤独闲愁起了衬托作用。如“红藕香残”,虽然是表示出秋来了荷花凋谢,其实,也含有青春易逝,红颜易老之意;“玉簟秋”,虽然是暑退秋来,所以竹席也凉了。其实,也含有“人去席冷”之意。
李清照本来已因丈夫外出而有所牵挂,如今面对这样一个荷残席冷、万物萧疏的景象,免不了触景生情,其思夫之情必然更加萦绕胸怀,内心之苦是不言而喻的。凡人受愁苦的煎熬,总是要想办法排愁遣闷的,这是人之常情。李清照也不例外。她究竟想如何来消除这愁闷呢?此刻,她不是借酒消愁,也不是悲歌当泣,而是借游览以遣闷,下两句就是这样引出来的:
轻解罗裳,独上兰舟。就是说,我轻轻地解开了绸罗的裙子,换上便装,独自划着小船去游玩吧!上句“轻”字,很有份量,“轻”,是轻手轻脚的意思。它真实地表现了少妇生怕惊动别人,小心而又有几分害羞的心情。正因为是“轻”,所以谁也不知道,连侍女也没让跟随就独自上小船了。下句“独”字就是回应上句的“轻”字的。“罗裳”,是丝绸制的裙子。“兰舟”,即木兰舟,船的美称。这里用“罗裳”和“兰舟”很切合李清照的身份。因为这是富贵人家之所独有。极写李清照思夫之苦,她之所以要“独上兰舟”,正是想借泛舟以消愁,并非闲情逸致的游玩。这是李清照遣愁的方法之一。

不过,李清照毕竟跟一般的女性不同,她不把自己的这种愁苦归咎于对方的离别,反而设想对方也会思念着自己的。所以,她宕开一笔,写道:云中谁寄锦书来?雁字回时,月满西楼。作者这么写,看似乎淡,实则含蓄有韵味:
一、它体现了李清照夫妻感情的极其深厚、真挚,以及李清照对她丈夫的充分信任。
二、寓抽象于形象之中,因而更觉具体生动。作者借助于雁能传书的传说,写道:“云中谁寄锦书来,雁字回时。”这就通过大雁翔空,形象地表达了书信的到来,使人可看得到,摸得着。虽然这种写法,并非自她始,但她的云中雁回比之一般的飞雁传书,显然画面更为清晰,形象更为鲜明,这种点化仍然是值得肯定的。
三、它渲染了一个月光照满楼头的美好夜景。在这夜景里,即使收到情书,无疑是高兴的。但光是这样理解,还不可能发掘“月满西楼”句的真正含义。雁传书信,固可暂得宽慰,但不可能消除她的相思。其实,在喜悦的背后,蕴藏着相思的泪水,这才是真实的感情。

 

由于李清照既然思念着自己的丈夫,又相信丈夫也会思念着自己,所以,下片也就顺此思路开展了:

花自飘零水自流。有人说,这是写李清照慨叹自己“青春易老,时光易逝”。要是这样,那么,下面“一种相思,两处闲愁”两句,就成为无源之水,无本之木了。其实,这一句含有两个意思:“花自飘零”,是说她的青春像花那样空自凋残;“水自流”,是说她丈夫远行了,像悠悠江水空自流。“自”字,是“空自”或“自然”的意思。它体现了李清照的感叹语气。这句话看似平淡,实际上含义很深。只要读者仔细玩味,就不难发觉,李清照既为自己的红颜易老而感慨,更为丈夫不能和自己共享青春而让它白白地消逝而伤怀。这种复杂而微妙的感情,正是从两个“自”字中表现出来的。这就是她之所以感叹“花自飘零水自流”的关键所在,也是她俩真挚爱情的具体表现。

唯其如此,所以底下两句:一种相思,两处闲愁。就自然地引出来了。如果说,上面没有任何一句提到李清照和他的丈夫的两相恩爱;那么,这两句就说得再明白也没有了。她俩是同样互相思念着,也同样因离别而苦恼着。这种独特的构思体现了李清照对赵明诚的无限钟情和充分信任,体现了她开朗的性格,善于为对方着想,与一般妇女的狭隘心胸不同。

那么,李清照的“闲愁”究竟达到了什么程度呢?下面三句就作了回答:
此情无计可消除,才下眉头,却上心头。就是说,这种相思之情是没法排遣的,皱着的眉头方才舒展,而思绪又涌上心头。一句话就是时刻在相思着。这里,作者对“愁”的描写,极其形象。人在愁苦时总是绉着眉头,愁眉苦脸的。作者正是抓住这一点才写出“才下眉头,却上心头”两句,使人若见其眉头刚舒展又紧蹙的样子,从而领会到她内心的绵绵痛苦的。“才下”、“却上”两个词用得很好,两者之间有着连接的关系。所以,它能把相思之苦的那种感情在短暂中的变化起伏,表现得极其真实形象。

 

五、共同总结、积累方法。

如何准确把握诗词的情感,鉴赏古典诗词?

1、走进作者,知人论世。联系作者经历背景

2、寻找词眼,整体把握。抓直接抒情句子、直接表现情感词。

3、捕捉意象,关注特点。诗人往往借助意象、营造意境、传达情感。有些意象本身有某些比较稳定的含义。如柳-惜别之情,明月一寄托相思,雁雁足托书,盼望亲人的消息,梅、兰、竹菊、鹤君子的象征。 同时还要注意描写这些意象用了什么样的字眼,从这些字眼再体味作者的情感。如明月一寒月- 缺月 .残月。 这些虽都是月亮,但修饰语不同,意象也不同。

4、明确技巧,品味效果。表现手法和技巧多种多样,恰当的技巧对表情达意起到重要的作用。

 

六、课堂小结、回味无穷。

1、妙处之一
红藕香残玉簟秋,领起全篇,红藕香残写户外之景,玉簟秋写室内之物,说明这是已凉天气未寒时。全句清丽巧妙,不仅刻画出四周景色,而且烘托出词人情怀。女词人把季节抽象化的概念,用具有感性色彩和具体特征的红藕香残表达出来。这一兼写户内外景物,而景物中又暗寓情意的起句,一开头就显示了这首词的环境气氛和它的感情色彩。这句中的字,是女词人情怀触发的景点,是触景生情的契机,抽象变具体。

2、妙处之二
是女词人的嗅觉感受。她不对季节作判断性的说明,而是独特地用感官去进行感受。
香残中感知到凉秋降临了。这种感知方式与众不同,颇有特色。
  3、妙处之三
凉秋的香残景象和清飒氛围,最容易激起人们的愁情幽绪。而女词人并没有让自然景象淹没主体的心理思绪,使读者产生审美上的偏向,而是把客体的自然景象作为引发情绪的媒介。
微衰的秋境和幽幽的秋思两相契合,既非意大境小,亦非境大意小。

 

七、写作练习

经过这节课,大家对一剪梅这首词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,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结合自己的理解写出三百字左右的文章。

 

联系我们

书记邮箱:rwxysj@126.com      

纪委邮箱:renwxyjw@126.com

地址: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东华路9号 

邮编:233100

  • 人文党建先锋号

  • 人文安科

友情链接: